胡歌:内娱总是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!
看了胡歌那么多剧,才发现他原来严良那么多的电视剧,都可以作为同类型的开创或者是标杆,而且每一部剧都很火。
1、仙剑系列开启仙侠剧市场。
2005年《仙剑奇侠传》横空出世时,没人料到这个背着剑匣的青涩少年,竟成为改写国产剧历史的操盘手。
当同行还在翻拍金庸时,胡歌带着「无胡歌不仙剑」的魔咒,硬生生将小众单机游戏变成价值百亿的仙侠赛道。
正如剧迷所言:后来的仙侠剧越拍越贵,却再拍不出李逍遥的江湖气。
2、轩辕剑开启周播剧先河。
2012年《轩辕剑之天之痕》顶着「广电首部周播试点剧」的帽子登陆芒果台,胡歌饰演的宇文拓成为资本试金石。
当业内质疑「周播模式水土不服」时,该剧创下1.86%的收视神话,让广告商发现「饥饿营销」在影视圈的暴利空间。
此后《古剑奇谭》靠周播狂揽50亿播放量,视频平台顺势推出「超前点播」,胡歌这场豪赌改写了整个行业的变现逻辑。
3、神话推动内地穿越剧
当《神话》以8.1分登顶央视年度冠军时,胡歌正陷入职业生涯最分裂的角色塑造——易小川的“圣母型男主”人设遭遇全网围剿。
不过《神话》中胡歌饰演的易小川人设不太吃香,很多剧迷反馈:如果不是因为胡歌演的,这个角色早被喷死了。
2015年《伪装者》开播前,谍战剧受众平均年龄42岁。当胡歌披上西装化身明家小少爷,B站突然涌入百万00后高呼“西装暴徒”。
用偶像带动年轻一代的群体,巩固谍战剧的一批老粉丝,不得不说这是个明智的选择。
剧组的兄弟羁绊线,结果“天台抽烟”、“兄弟互殴”等片段屠榜热搜,让谍战剧年轻化进程提前五年。服装组爆料:胡歌私改风衣腰线设计,直接带火淘宝“明家三兄弟”同款产业链。
5、琅琊榜推动改编IP剧热潮。
《琅琊榜》开播时遭遇“男频IP必扑街”魔咒,胡歌却用病骨支离的梅长苏,完成对市场认知的精准狙击。
当同行还在魔改原著时,他坚持“跪着演完江左盟主”,甚至自费请礼仪老师还原古代文人仪态。
该剧让正午阳光团队身价暴涨5倍,更引发“IP改编必须演员反哺剧本”的行业革命。
但无论如何,胡歌的“螃蟹哲学”从不是抢占先机,而是用演技重构赛道。
所以,有人给胡歌总结了一句话:他是内娱中总能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。
我要说的就是这些。